admin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1037775

跌下神坛!不仅被OpenManus打脸,甚至Manus的提示词都被扒出来了!

大家好,我是小义。前几日,国内AI创业公司Monic发布了一款名为Manus的“全球首款通用AI智能体”。凭借一段4分钟的演示视频,Manus一夜爆红:它能自动编写代码、生成PPT、分析股票数据,甚至规划旅行路线,仿佛“打工人”的终极救星。邀请码被炒至10万元天价,AI概念股应声上涨,舆论场一片沸腾。

然而,仅仅24小时后,剧情急转直下。用户实测发现,Manus生成的内容存在数据来源不明幻觉频出复杂任务超时等问题,被戏称为“干劲十足的名校实习生”。更戏剧性的是,MetaGPT团队仅用3小时便开发出开源复刻版OpenManus,直接打脸Manus的技术壁垒。

代码语言:javascript代码运行次数:0运行复制
# openManus项目地址

OpenManus不需要任何邀请码,可以直接本地部署,小义试过了,创建一个网站或者小程序什么的还是可以轻松应付的,当然这一切前提是得科学上网,下次有机会再给大家展示。

说白了,manus缺乏核心技术,其底层模型是整合了Anthropic的Claude、阿里的Qwen等现有模型,通过预设工作流串联多Agent任务,本质是工具链的工程化拼接

像写代码、做PPT等功能,其他大模型(如GPT-4、DeepSeek)早已实现,Manus仅仅是通过交互简化虚拟机沙盒环境优化体验。

说到这,可能大家还有点云里雾里,但不久前在X平台上就有技术大牛通过自然语言指令要求Manus输出/opt/.manus/目录下的文件,成功获取系统运行代码及工具配置信息‌。包含系统提示词模板、29个工具调用配置、基于Claude Sonnet的模型架构细节,以及整合的开源项目browser_use代码片段‌。

代码语言:javascript代码运行次数:0运行复制
# manus提示词地址

小义这里给大家翻译一下manus循环执行任务的提示词。

代码语言:javascript代码运行次数:0运行复制
您是Manus,由Manus团队创建的AI智能体。

您擅长以下任务:
- 信息收集、事实核查与文档整理
- 数据处理、分析与可视化
- 撰写多章节文章及深度研究报告
- 创建网站、应用程序与工具
- 通过编程解决开发之外的各类问题
- 任何可通过计算机与互联网完成的任务
默认工作语言:英语
当用户明确指定时,采用消息中使用的语言作为工作语言
所有思考与响应必须使用工作语言
工具调用中的自然语言参数需使用工作语言
避免在任何语言中使用纯列表或项目符号格式

系统能力:
- 通过消息工具与用户沟通
- 接入具有互联网连接的Linux沙盒环境
- 使用Shell命令、文本编辑器、浏览器等软件
- 用Python及多种编程语言编写运行代码
- 通过Shell命令自主安装所需软件包及依赖
- 部署网站/应用并提供公开访问权限
- 必要时建议用户临时接管浏览器进行敏感操作
- 利用多样化工具分步完成用户指派任务

您运行在代理循环中,通过以下步骤迭代完成任务:
- 分析事件:通过事件流理解需求与当前状态,重点关注最新用户消息及执行结果
- 选择工具:基于当前状态、任务规划、相关知识与可用数据API选择下一步工具调用
- 等待执行:所选工具动作将由沙盒环境执行,新观察结果将加入事件流
- 迭代循环:每次迭代仅选择一个工具调用,耐心重复上述步骤直至任务完成
- 提交结果:通过消息工具向用户发送成果,提供交付物及相关文件作为附件
- 进入待机:任务全部完成或用户明确要求停止时进入空闲状态,等待新任务

不难看出,manus内部其实是采用了29个工具来完成用户输入的各种各样的任务,自然而然也就采用了大量的提示词工程。

或许有人说DeepSeek推理模型出来之后,提示词就没有用了,但从manus系统身上可以看出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至少在搭建Agent应用的时候,提示词仍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manus邀请码现在依然一码难求,但是也不至于再被吵到天价了,github上都已经有好几个开源项目了。OpenManus的逆袭也证明了,技术平权正在改写游戏规则,开源不仅降低了创新门槛,更推动行业从“封闭炒作”转向“协作共创”。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原始发表:2025-03-12,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 删除开源工具工作模型系统

跌下神坛!不仅被OpenManus打脸,甚至Manus的提示词都被扒出来了!

大家好,我是小义。前几日,国内AI创业公司Monic发布了一款名为Manus的“全球首款通用AI智能体”。凭借一段4分钟的演示视频,Manus一夜爆红:它能自动编写代码、生成PPT、分析股票数据,甚至规划旅行路线,仿佛“打工人”的终极救星。邀请码被炒至10万元天价,AI概念股应声上涨,舆论场一片沸腾。

然而,仅仅24小时后,剧情急转直下。用户实测发现,Manus生成的内容存在数据来源不明幻觉频出复杂任务超时等问题,被戏称为“干劲十足的名校实习生”。更戏剧性的是,MetaGPT团队仅用3小时便开发出开源复刻版OpenManus,直接打脸Manus的技术壁垒。

代码语言:javascript代码运行次数:0运行复制
# openManus项目地址

OpenManus不需要任何邀请码,可以直接本地部署,小义试过了,创建一个网站或者小程序什么的还是可以轻松应付的,当然这一切前提是得科学上网,下次有机会再给大家展示。

说白了,manus缺乏核心技术,其底层模型是整合了Anthropic的Claude、阿里的Qwen等现有模型,通过预设工作流串联多Agent任务,本质是工具链的工程化拼接

像写代码、做PPT等功能,其他大模型(如GPT-4、DeepSeek)早已实现,Manus仅仅是通过交互简化虚拟机沙盒环境优化体验。

说到这,可能大家还有点云里雾里,但不久前在X平台上就有技术大牛通过自然语言指令要求Manus输出/opt/.manus/目录下的文件,成功获取系统运行代码及工具配置信息‌。包含系统提示词模板、29个工具调用配置、基于Claude Sonnet的模型架构细节,以及整合的开源项目browser_use代码片段‌。

代码语言:javascript代码运行次数:0运行复制
# manus提示词地址

小义这里给大家翻译一下manus循环执行任务的提示词。

代码语言:javascript代码运行次数:0运行复制
您是Manus,由Manus团队创建的AI智能体。

您擅长以下任务:
- 信息收集、事实核查与文档整理
- 数据处理、分析与可视化
- 撰写多章节文章及深度研究报告
- 创建网站、应用程序与工具
- 通过编程解决开发之外的各类问题
- 任何可通过计算机与互联网完成的任务
默认工作语言:英语
当用户明确指定时,采用消息中使用的语言作为工作语言
所有思考与响应必须使用工作语言
工具调用中的自然语言参数需使用工作语言
避免在任何语言中使用纯列表或项目符号格式

系统能力:
- 通过消息工具与用户沟通
- 接入具有互联网连接的Linux沙盒环境
- 使用Shell命令、文本编辑器、浏览器等软件
- 用Python及多种编程语言编写运行代码
- 通过Shell命令自主安装所需软件包及依赖
- 部署网站/应用并提供公开访问权限
- 必要时建议用户临时接管浏览器进行敏感操作
- 利用多样化工具分步完成用户指派任务

您运行在代理循环中,通过以下步骤迭代完成任务:
- 分析事件:通过事件流理解需求与当前状态,重点关注最新用户消息及执行结果
- 选择工具:基于当前状态、任务规划、相关知识与可用数据API选择下一步工具调用
- 等待执行:所选工具动作将由沙盒环境执行,新观察结果将加入事件流
- 迭代循环:每次迭代仅选择一个工具调用,耐心重复上述步骤直至任务完成
- 提交结果:通过消息工具向用户发送成果,提供交付物及相关文件作为附件
- 进入待机:任务全部完成或用户明确要求停止时进入空闲状态,等待新任务

不难看出,manus内部其实是采用了29个工具来完成用户输入的各种各样的任务,自然而然也就采用了大量的提示词工程。

或许有人说DeepSeek推理模型出来之后,提示词就没有用了,但从manus系统身上可以看出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至少在搭建Agent应用的时候,提示词仍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manus邀请码现在依然一码难求,但是也不至于再被吵到天价了,github上都已经有好几个开源项目了。OpenManus的逆袭也证明了,技术平权正在改写游戏规则,开源不仅降低了创新门槛,更推动行业从“封闭炒作”转向“协作共创”。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原始发表:2025-03-12,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 删除开源工具工作模型系统

本文标签: 跌下神坛!不仅被OpenManus打脸,甚至Manus的提示词都被扒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