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1037775
嵌入式Linux:阻塞式I/O与非阻塞式I/O
在Linux系统中,I/O操作可以分为两种模式:阻塞式I/O和非阻塞式I/O。
这两种模式决定了进程在执行I/O操作时的行为方式,以及CPU资源的利用效率。
阻塞的本质是进程在无法完成某个操作时,进入休眠状态,交出了CPU控制权,等待操作条件满足再被唤醒执行。
这种情况下,进程会被挂起,暂停执行其他任务。
例如,像wait()、pause()、sleep()等函数都会导致进程进入阻塞状态。
非阻塞则是指即使操作条件尚未满足,进程也不会等待,而是立刻返回控制权并继续执行其他任务。
1
阻塞式 I/O (Blocking I/O)
阻塞式I/O是默认的I/O操作模式。它的典型特点是,当对文件或设备进行读写操作时,如果资源当前不可用,操作系统会挂起调用者,直到资源变得可用。
例如:
- 对于普通文件(如文本文件),即使读写的数据量较大,read()或write()总会在有限时间内返回。这是因为普通文件的I/O操作不会阻塞。
- 对于特殊类型的文件,如管道文件、网络套接字和字符设备文件,如果在读取数据时文件无数据可读,进程会被阻塞,直到有数据可用时才被唤醒。这种行为能够提升系统的响应效率,因为当条件不满足时,进程进入阻塞状态,CPU资源可以被其他进程利用。
2
非阻塞式 I/O (Non-blocking I/O)
非阻塞I/O则是在执行I/O操作时,不管资源是否可用,操作系统都不会让进程进入阻塞状态,而是立即返回控制权。
通常返回一个特殊的错误码(如EAGAIN),表示当前操作未能完成,资源暂时不可用。
非阻塞I/O一般需要轮询资源状态或使用异步事件通知来检测资源是否变得可用。
3
阻塞与非阻塞 I/O 的区别
举个例子,假设程序尝试从管道文件或网络套接字中读取数据:
- 阻塞式 I/O:如果当前没有数据可读,调用read()函数时,进程会被挂起,直到有数据写入管道或网络缓冲区为止。这段时间,CPU可以分配给其他进程使用。
- 非阻塞式 I/O:即使没有数据可读,read()函数也会立即返回,并设置errno为EAGAIN或EWOULDBLOCK。进程可以选择继续执行其他任务,或者通过轮询方式不断尝试读取,直到数据可用。
4
阻塞与非阻塞 I/O 的优缺点
阻塞式 I/O 优点:
- 程序结构简单,不需要处理I/O状态的变化。
- 在I/O等待时,能够让出CPU资源,提高系统整体的CPU利用效率。
阻塞式 I/O 缺点:
- 由于进程可能长时间阻塞,会降低系统的响应性。
- 不适合高并发场景,因为每个阻塞的进程都会占用一个线程或进程资源。
非阻塞式 I/O 优点:
- 提高响应性,特别适用于需要实时交互的场景。
- 适合高并发服务器程序,如网络服务器,使用非阻塞I/O可以高效处理大量请求。
非阻塞式 I/O 缺点:程序复杂度增加,需要管理I/O状态和轮询操作。
如果没有采用合适的等待机制(如select、poll或epoll),可能会导致CPU资源被占用过多。
以鼠标输入设备文件为例,Linux中鼠标对应的设备文件通常位于/dev/input/目录下,命名为mouseX(X为序号)或eventX。
例如,使用od命令查看/dev/input/event3设备的数据:
代码语言:javascript代码运行次数:0运行复制sudo od -x /dev/input/event3
在终端中移动鼠标或点击按钮时,会输出相应的数据。
如果没有输出,说明该设备文件不是鼠标对应的设备。
编写一个测试程序,使用阻塞式I/O读取鼠标的输入:
代码语言:javascript代码运行次数:0运行复制int main() {
int fd = open("/dev/input/event3", O_RDONLY);
if (fd == -1) {
perror("Error opening device");
return 1;
}
char buffer[128];
printf("Reading from mouse device...\n");
while (1) {
// 阻塞等待,直到有数据可读
int bytes_read = read(fd, buffer, sizeof(buffer));
if (bytes_read > 0) {
printf("Read %d bytes from the mouse\n", bytes_read);
}
}
close(fd);
return 0;
}
在这个程序中,如果鼠标没有输入数据,read()函数会阻塞,进程进入休眠状态,直到检测到鼠标动作才继续执行。
修改程序,使其以非阻塞方式读取鼠标设备数据:
代码语言:javascript代码运行次数:0运行复制int main() {
int fd = open("/dev/input/event3", O_RDONLY | O_NONBLOCK);
if (fd == -1) {
perror("Error opening device");
return 1;
}
char buffer[128];
printf("Reading from mouse device (non-blocking)...\n");
while (1) {
int bytes_read = read(fd, buffer, sizeof(buffer));
if (bytes_read > 0) {
printf("Read %d bytes from the mouse\n", bytes_read);
} else if (bytes_read == -1 && errno == EAGAIN) {
// 没有数据可读,非阻塞操作立刻返回
printf("No data available, will try again...\n");
}
// 稍微休眠一下,避免CPU资源过度消耗
usleep(100000);
}
close(fd);
return 0;
}
在这个程序中,即使没有鼠标数据,read()也会立即返回,并设置errno为EAGAIN。
此时程序不会被挂起,而是可以继续尝试读取或执行其他任务。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原始发表:2025-03-08,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 删除数据嵌入式linux程序进程嵌入式Linux:阻塞式I/O与非阻塞式I/O
在Linux系统中,I/O操作可以分为两种模式:阻塞式I/O和非阻塞式I/O。
这两种模式决定了进程在执行I/O操作时的行为方式,以及CPU资源的利用效率。
阻塞的本质是进程在无法完成某个操作时,进入休眠状态,交出了CPU控制权,等待操作条件满足再被唤醒执行。
这种情况下,进程会被挂起,暂停执行其他任务。
例如,像wait()、pause()、sleep()等函数都会导致进程进入阻塞状态。
非阻塞则是指即使操作条件尚未满足,进程也不会等待,而是立刻返回控制权并继续执行其他任务。
1
阻塞式 I/O (Blocking I/O)
阻塞式I/O是默认的I/O操作模式。它的典型特点是,当对文件或设备进行读写操作时,如果资源当前不可用,操作系统会挂起调用者,直到资源变得可用。
例如:
- 对于普通文件(如文本文件),即使读写的数据量较大,read()或write()总会在有限时间内返回。这是因为普通文件的I/O操作不会阻塞。
- 对于特殊类型的文件,如管道文件、网络套接字和字符设备文件,如果在读取数据时文件无数据可读,进程会被阻塞,直到有数据可用时才被唤醒。这种行为能够提升系统的响应效率,因为当条件不满足时,进程进入阻塞状态,CPU资源可以被其他进程利用。
2
非阻塞式 I/O (Non-blocking I/O)
非阻塞I/O则是在执行I/O操作时,不管资源是否可用,操作系统都不会让进程进入阻塞状态,而是立即返回控制权。
通常返回一个特殊的错误码(如EAGAIN),表示当前操作未能完成,资源暂时不可用。
非阻塞I/O一般需要轮询资源状态或使用异步事件通知来检测资源是否变得可用。
3
阻塞与非阻塞 I/O 的区别
举个例子,假设程序尝试从管道文件或网络套接字中读取数据:
- 阻塞式 I/O:如果当前没有数据可读,调用read()函数时,进程会被挂起,直到有数据写入管道或网络缓冲区为止。这段时间,CPU可以分配给其他进程使用。
- 非阻塞式 I/O:即使没有数据可读,read()函数也会立即返回,并设置errno为EAGAIN或EWOULDBLOCK。进程可以选择继续执行其他任务,或者通过轮询方式不断尝试读取,直到数据可用。
4
阻塞与非阻塞 I/O 的优缺点
阻塞式 I/O 优点:
- 程序结构简单,不需要处理I/O状态的变化。
- 在I/O等待时,能够让出CPU资源,提高系统整体的CPU利用效率。
阻塞式 I/O 缺点:
- 由于进程可能长时间阻塞,会降低系统的响应性。
- 不适合高并发场景,因为每个阻塞的进程都会占用一个线程或进程资源。
非阻塞式 I/O 优点:
- 提高响应性,特别适用于需要实时交互的场景。
- 适合高并发服务器程序,如网络服务器,使用非阻塞I/O可以高效处理大量请求。
非阻塞式 I/O 缺点:程序复杂度增加,需要管理I/O状态和轮询操作。
如果没有采用合适的等待机制(如select、poll或epoll),可能会导致CPU资源被占用过多。
以鼠标输入设备文件为例,Linux中鼠标对应的设备文件通常位于/dev/input/目录下,命名为mouseX(X为序号)或eventX。
例如,使用od命令查看/dev/input/event3设备的数据:
代码语言:javascript代码运行次数:0运行复制sudo od -x /dev/input/event3
在终端中移动鼠标或点击按钮时,会输出相应的数据。
如果没有输出,说明该设备文件不是鼠标对应的设备。
编写一个测试程序,使用阻塞式I/O读取鼠标的输入:
代码语言:javascript代码运行次数:0运行复制int main() {
int fd = open("/dev/input/event3", O_RDONLY);
if (fd == -1) {
perror("Error opening device");
return 1;
}
char buffer[128];
printf("Reading from mouse device...\n");
while (1) {
// 阻塞等待,直到有数据可读
int bytes_read = read(fd, buffer, sizeof(buffer));
if (bytes_read > 0) {
printf("Read %d bytes from the mouse\n", bytes_read);
}
}
close(fd);
return 0;
}
在这个程序中,如果鼠标没有输入数据,read()函数会阻塞,进程进入休眠状态,直到检测到鼠标动作才继续执行。
修改程序,使其以非阻塞方式读取鼠标设备数据:
代码语言:javascript代码运行次数:0运行复制int main() {
int fd = open("/dev/input/event3", O_RDONLY | O_NONBLOCK);
if (fd == -1) {
perror("Error opening device");
return 1;
}
char buffer[128];
printf("Reading from mouse device (non-blocking)...\n");
while (1) {
int bytes_read = read(fd, buffer, sizeof(buffer));
if (bytes_read > 0) {
printf("Read %d bytes from the mouse\n", bytes_read);
} else if (bytes_read == -1 && errno == EAGAIN) {
// 没有数据可读,非阻塞操作立刻返回
printf("No data available, will try again...\n");
}
// 稍微休眠一下,避免CPU资源过度消耗
usleep(100000);
}
close(fd);
return 0;
}
在这个程序中,即使没有鼠标数据,read()也会立即返回,并设置errno为EAGAIN。
此时程序不会被挂起,而是可以继续尝试读取或执行其他任务。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原始发表:2025-03-08,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 删除数据嵌入式linux程序进程本文标签: 嵌入式Linux阻塞式IO与非阻塞式IO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嵌入式Linux:阻塞式IO与非阻塞式IO 内容由热心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it.en369.cn/jiaocheng/1748364954a2291466.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