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1030401
《大数据之路2》常用名词解释
今天写一些非常重要,非常非常重要,但是很无聊的内容,名词的定义。在《大数据之路 2》中出现了很多名称,如果书中能找到明确定义,我使用数据定义,如果找不到,则使用的《数据领域常用名词解释(第一批)》中的定义,其中来自《大数据之路 2》的内容,我们使用正常颜色,来自《数据领域常用名词解释(第一批)》的使用红色字体。
国家统计局在 2024 年 12 月 30 日发布了《数据领域常用名词解释(第一批)》,又在 2025 年 3 月 29 日发布了《数据领域常用名词解释(第二批)》,这些都属于官方定义内容,内容不多,建议大家都了解一下。 当前两份文档均已经放到群共享里面了,需要的可以加群下载。
数据战略:数据战略是在明确企业目标和业务需求的前提下,对所有相关的数据资源进行规划、整合、利用和管理,以实现组织价值最大化的的一种战略形态;
数据中台:一套可持续”让企业数据活起来“的机制,它是一种战略选择和组织形式,根据企业特有的业务模式和组织架构,通过具体的产品和实施方法论支撑,构建一个持续不断地将数据转化为资产并服务于业务的机制。
数据中台框架
下图是书中给出的数据中台框架
图中涉及到的概念
数据:是指任何以电子或其他方式对信息的记录。数据在不同视角下被称为原始数据、衍生数据、数据资源、数据产品和服务、数据资产、数据要素等。
原始数据: 是指初次产生或源头收集的、未经加工处理的数据。
数据资源:是指具有价值创造潜力的数据的总称,通常指以电子化形式记录和保存、可机器读取、可供社会化再利用的数据集合。
数据要素:是指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参与价值创造的数据资源。
数据资产:是指特定主体合法拥有或者控制的,能进行货币计量的,且能带来经济利益或社会效益的数据资源。
资源化:利用合适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原始数据记性采集、整合和关联,使之成为企业宝贵的数据资产的过程。
资产化:(暂无,指代数据治理与管理)
要素化:促进数据应用、流通并产生价值的过程。(促进并释放数据生产力的过程)
价值化:使数据驱动智能决策、数据驱动智能业务的过程;
数据架构:为企业数据需求而设计的数据模型,以及对这些数据模型的生产与消费流程的规划与实施。
数据模型:对特定业务需求下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表示,它通过明确数据的概念和定义来规定数据的结构、操作和约束条件。
设计模式:解决各种具体问题并提供一系列经过验证的最佳实践方案。在数据架构的语境下,特指针对业务、技术、产品和组织不同层面的最佳实践集合。
数据治理:通过治理结构和治理系统的制度安排来管控数据价值实现的过程,以实现数据战略目标和业务价值;
数据管理:是以数据资产为管理对象,对数据架构、数据建模和设计、数据存储和操作、数据安全、数据集成和互操作、文件和内容管理、参考数据和主数据、数据仓库和商务智能、元数据、数据质量等数据管理知识域进行实践的总和,同时涉及组织、流程、人员和工具;
数据标准:在特定领域或行业中,为提高数据一致性而制定的规范和准则;
数据分类:把组织内的相同属性或特征,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区分和归类,并建立起一定的分类体系和排列顺序,以便人们通过类别对数据进行查询、识别、管理、保护和使用。
数据分级:根据数据的敏感程度,以及数据遭到破坏(包括攻击、泄露、篡改、非法使用等)后对受害个体合法权益(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利益)的危害程度,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定义。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原始发表:2025-04-16,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 删除企业大数据产品管理数据《大数据之路2》常用名词解释
今天写一些非常重要,非常非常重要,但是很无聊的内容,名词的定义。在《大数据之路 2》中出现了很多名称,如果书中能找到明确定义,我使用数据定义,如果找不到,则使用的《数据领域常用名词解释(第一批)》中的定义,其中来自《大数据之路 2》的内容,我们使用正常颜色,来自《数据领域常用名词解释(第一批)》的使用红色字体。
国家统计局在 2024 年 12 月 30 日发布了《数据领域常用名词解释(第一批)》,又在 2025 年 3 月 29 日发布了《数据领域常用名词解释(第二批)》,这些都属于官方定义内容,内容不多,建议大家都了解一下。 当前两份文档均已经放到群共享里面了,需要的可以加群下载。
数据战略:数据战略是在明确企业目标和业务需求的前提下,对所有相关的数据资源进行规划、整合、利用和管理,以实现组织价值最大化的的一种战略形态;
数据中台:一套可持续”让企业数据活起来“的机制,它是一种战略选择和组织形式,根据企业特有的业务模式和组织架构,通过具体的产品和实施方法论支撑,构建一个持续不断地将数据转化为资产并服务于业务的机制。
数据中台框架
下图是书中给出的数据中台框架
图中涉及到的概念
数据:是指任何以电子或其他方式对信息的记录。数据在不同视角下被称为原始数据、衍生数据、数据资源、数据产品和服务、数据资产、数据要素等。
原始数据: 是指初次产生或源头收集的、未经加工处理的数据。
数据资源:是指具有价值创造潜力的数据的总称,通常指以电子化形式记录和保存、可机器读取、可供社会化再利用的数据集合。
数据要素:是指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参与价值创造的数据资源。
数据资产:是指特定主体合法拥有或者控制的,能进行货币计量的,且能带来经济利益或社会效益的数据资源。
资源化:利用合适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原始数据记性采集、整合和关联,使之成为企业宝贵的数据资产的过程。
资产化:(暂无,指代数据治理与管理)
要素化:促进数据应用、流通并产生价值的过程。(促进并释放数据生产力的过程)
价值化:使数据驱动智能决策、数据驱动智能业务的过程;
数据架构:为企业数据需求而设计的数据模型,以及对这些数据模型的生产与消费流程的规划与实施。
数据模型:对特定业务需求下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表示,它通过明确数据的概念和定义来规定数据的结构、操作和约束条件。
设计模式:解决各种具体问题并提供一系列经过验证的最佳实践方案。在数据架构的语境下,特指针对业务、技术、产品和组织不同层面的最佳实践集合。
数据治理:通过治理结构和治理系统的制度安排来管控数据价值实现的过程,以实现数据战略目标和业务价值;
数据管理:是以数据资产为管理对象,对数据架构、数据建模和设计、数据存储和操作、数据安全、数据集成和互操作、文件和内容管理、参考数据和主数据、数据仓库和商务智能、元数据、数据质量等数据管理知识域进行实践的总和,同时涉及组织、流程、人员和工具;
数据标准:在特定领域或行业中,为提高数据一致性而制定的规范和准则;
数据分类:把组织内的相同属性或特征,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区分和归类,并建立起一定的分类体系和排列顺序,以便人们通过类别对数据进行查询、识别、管理、保护和使用。
数据分级:根据数据的敏感程度,以及数据遭到破坏(包括攻击、泄露、篡改、非法使用等)后对受害个体合法权益(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利益)的危害程度,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定义。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原始发表:2025-04-16,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 删除企业大数据产品管理数据本文标签: 《大数据之路2》常用名词解释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大数据之路2》常用名词解释 内容由热心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it.en369.cn/jiaocheng/1747656973a2199725.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