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1021489
目录
- 1、 简介
- 2、⽂件系统与数据资料
- 3、挂载硬件磁盘
-
- 3.1 命令: mount
- 3.2 命令: umount
- 4、虚拟机添加硬盘设备
-
- 4.1新建分区
-
- 划分主分区:
- 划分扩展分区:
- 4.2 格式化分区
- 4.3 ⼿动挂载分区
- 4.4 ⾃动挂载分区
- 5、交换分区
-
- 5.1简介:
- 5.2在装好硬盘后新建分区
- 5.3交换分区格式化:
- 5.4手动挂载
- 5.5 自动挂载
1、 简介
存储管理/磁盘管理是linux管理员的必备技能,这个不管是以后的云环境或者传统的⾏业,磁盘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相当重要的。
Linux系统中常⻅的硬件设备的⽂件名称如:
硬件设备 | 文件名称 |
---|---|
IDE设备 | /dev/hd[a-d] |
SCSI/SATA/U盘 | /dev/sd[a-p] |
光驱 | /dev/cdrom /dev/sr0 |
⼀台主机上可以有多块硬盘,因此系统采⽤a~p来代表16块不同的硬盘(默认从a开始分配),⽽且硬盘的分区编号也很有讲究:
主分区或扩展分区的编号从1开始,到4结束;
逻辑分区从编号5开始。
2、⽂件系统与数据资料
⽤户在硬件存储设备中执⾏的⽂件建⽴、写⼊、读取、修改、转存与控制等操作都是依靠⽂件系统来完成的。⽂件系统的作⽤是合理规划硬盘,以保证⽤户正常的使⽤需求。
Linux系统⽀持数⼗种的⽂件系统,⽽最常⻅的⽂件系统如下所示:
Ext3: 是⼀款⽇志⽂件系统,能够在系统异常宕机时避免⽂件系统资料丢失,并能⾃动修复数据的不⼀致与错误。然⽽,当硬盘容量较⼤时,所需的修复时间也会很⻓,⽽且也不能百分之百地保证资料不会丢失。它会把整个磁盘的每个写⼊动作的细节都预先记录下来,以便在发⽣异常宕机后能回溯追踪到被中断的部分,然后尝试进⾏修复。
Ext4: Ext3的改进版本,作为RHEL 6系统中的默认⽂件管理系统,它⽀持的存储容量⾼达1EB(1EB=1,073,741,824GB),且能够有⽆限多的⼦⽬录。另外, Ext4⽂件系统能够批量分配block块,从⽽极⼤地提⾼了读写效率。
XFS: 是⼀种⾼性能的⽇志⽂件系统,⽽且是RHEL 7中默认的⽂件管理系统,它的优势在发⽣意外宕机后尤其明显,即可以快速地恢复可能被破坏的⽂件,⽽且强⼤的⽇志功能只⽤花费极低的计算和存储性能。并且它最⼤可⽀持的存储容量为18EB,这⼏乎满⾜了所有需求。
通过一张图来展示一下硬盘设备分区都包含哪几个部分:
3、挂载硬件磁盘
在拿到⼀块全新的硬盘存储设备后要先分区,然后格式化,最后才能挂载并正常使⽤。 “分区”和“格式化”⼤家以前经常听到,但“挂载”⼜是什么呢?最简单、最贴切的解释—当⽤户需要使⽤硬盘设备或分区中的数据时,需要先将其与⼀个已存在的⽬录⽂件进⾏关联,⽽这个关联动作就是“挂载”。
3.1 命令: mount
描述: ⽤于挂载⽂件系统
语法: mount [选项] ⽂件系统. 挂载⽬录
选项:
-a: 挂载所有在/etc/fstab中定义的⽂件系统
-t: 指定⽂件系统的类型
例如,要把设备/dev/sdb2挂载到/backup⽬录,只需要在mount命令中填写设备与挂载⽬录参数就⾏,系统会⾃动去判断要挂载⽂件的类型,因此只需要执⾏下述命令即可:
目录
- 1、 简介
- 2、⽂件系统与数据资料
- 3、挂载硬件磁盘
-
- 3.1 命令: mount
- 3.2 命令: umount
- 4、虚拟机添加硬盘设备
-
- 4.1新建分区
-
- 划分主分区:
- 划分扩展分区:
- 4.2 格式化分区
- 4.3 ⼿动挂载分区
- 4.4 ⾃动挂载分区
- 5、交换分区
-
- 5.1简介:
- 5.2在装好硬盘后新建分区
- 5.3交换分区格式化:
- 5.4手动挂载
- 5.5 自动挂载
1、 简介
存储管理/磁盘管理是linux管理员的必备技能,这个不管是以后的云环境或者传统的⾏业,磁盘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相当重要的。
Linux系统中常⻅的硬件设备的⽂件名称如:
硬件设备 | 文件名称 |
---|---|
IDE设备 | /dev/hd[a-d] |
SCSI/SATA/U盘 | /dev/sd[a-p] |
光驱 | /dev/cdrom /dev/sr0 |
⼀台主机上可以有多块硬盘,因此系统采⽤a~p来代表16块不同的硬盘(默认从a开始分配),⽽且硬盘的分区编号也很有讲究:
主分区或扩展分区的编号从1开始,到4结束;
逻辑分区从编号5开始。
2、⽂件系统与数据资料
⽤户在硬件存储设备中执⾏的⽂件建⽴、写⼊、读取、修改、转存与控制等操作都是依靠⽂件系统来完成的。⽂件系统的作⽤是合理规划硬盘,以保证⽤户正常的使⽤需求。
Linux系统⽀持数⼗种的⽂件系统,⽽最常⻅的⽂件系统如下所示:
Ext3: 是⼀款⽇志⽂件系统,能够在系统异常宕机时避免⽂件系统资料丢失,并能⾃动修复数据的不⼀致与错误。然⽽,当硬盘容量较⼤时,所需的修复时间也会很⻓,⽽且也不能百分之百地保证资料不会丢失。它会把整个磁盘的每个写⼊动作的细节都预先记录下来,以便在发⽣异常宕机后能回溯追踪到被中断的部分,然后尝试进⾏修复。
Ext4: Ext3的改进版本,作为RHEL 6系统中的默认⽂件管理系统,它⽀持的存储容量⾼达1EB(1EB=1,073,741,824GB),且能够有⽆限多的⼦⽬录。另外, Ext4⽂件系统能够批量分配block块,从⽽极⼤地提⾼了读写效率。
XFS: 是⼀种⾼性能的⽇志⽂件系统,⽽且是RHEL 7中默认的⽂件管理系统,它的优势在发⽣意外宕机后尤其明显,即可以快速地恢复可能被破坏的⽂件,⽽且强⼤的⽇志功能只⽤花费极低的计算和存储性能。并且它最⼤可⽀持的存储容量为18EB,这⼏乎满⾜了所有需求。
通过一张图来展示一下硬盘设备分区都包含哪几个部分:
3、挂载硬件磁盘
在拿到⼀块全新的硬盘存储设备后要先分区,然后格式化,最后才能挂载并正常使⽤。 “分区”和“格式化”⼤家以前经常听到,但“挂载”⼜是什么呢?最简单、最贴切的解释—当⽤户需要使⽤硬盘设备或分区中的数据时,需要先将其与⼀个已存在的⽬录⽂件进⾏关联,⽽这个关联动作就是“挂载”。
3.1 命令: mount
描述: ⽤于挂载⽂件系统
语法: mount [选项] ⽂件系统. 挂载⽬录
选项:
-a: 挂载所有在/etc/fstab中定义的⽂件系统
-t: 指定⽂件系统的类型
例如,要把设备/dev/sdb2挂载到/backup⽬录,只需要在mount命令中填写设备与挂载⽬录参数就⾏,系统会⾃动去判断要挂载⽂件的类型,因此只需要执⾏下述命令即可: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存储管理 之 硬盘设备的添加、分区、格式化及挂载 内容由热心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it.en369.cn/jiaocheng/1740411239a1762856.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